成果介绍:
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,其中杂交稻和超级稻的种植面积占水稻总面积的一半左右。近三十年来随着杂交稻和超级稻的大范围推广,稻曲病的发生范围和规模不断增加,近年来每年都有产量损失超过50%的重病田块出现,严重发生的田块甚至绝收。同时,稻曲病菌的真菌毒素可严重污染稻米,食用后导致人畜肝、肾和胃部中毒。目前生产上一直采用水稻孕穗期无差别使用杀菌剂进行防控,防控精准度和效果欠佳。本项目通过多年对稻曲病初侵染源动态监测与致病性分析研究发现,稻曲病菌的菌核是病原菌主要的越冬方式和来年的初侵染源,稻曲病预警和防控的核心是对菌核数量与初侵染源数量的监测。同时结合对不同品种抗病性调查和在不同栽培模式地区的对比试验,提出了以“品种+深耕+精准施药”为核心技术的综合防控技术体系,在不增加劳动力和减少30%杀菌剂用量的基础上,,可在严重病害发生年份将超级稻的病穗率控制在5%和单穗平均病粒数2%以下,产量损失控制在2%以下。该技术已经在浙江省象山县西周镇进行推广,平均减少杀菌剂使用1次,每亩节约人工费和药剂费用约50元;在严重病害发生年份,与传统防控方法相比每亩增产21%;在一般发生年份每亩增产6.3%。
附图:
超级稻稻曲病严重发生的田间表现
超级稻稻曲病严重发生的单穗症状